2025年6月,比特币链上流通速度跌至十年来最低水平。这一现象引发市场广泛讨论:比特币是否正在从交易货币转型为长期持有的数字黄金?数据显示,超过70%的比特币在近一年内未发生链上转移,而机构持仓量已占据流通总量的12.8%。
美国现货比特币ETF的推出成为关键转折点。截至2025年年中,包括贝莱德等机构发行的ETF共持有129.8万枚比特币,占流通量6.2%。若计入特斯拉等企业的战略储备,机构总持仓量达255万枚。这些资产大多锁定在冷钱包中,直接导致链上交易量萎缩。MicroStrategy财务长近期表示:"我们视比特币为资产负债表的核心资产,至少持有十年。"
尽管链上数据低迷,比特币经济活动正以新形式展开。闪电网络公开容量突破5000枚,较2020年增长400%,支撑着跨境支付等高频场景。WBTC在DeFi领域的应用同样亮眼,2025年上半年供应量激增34%。Coinbase研究院指出:"这些链下指标证明比特币的实用性正在迁移,而非消失。"
比特币设计初衷包含双重属性:既作为价值存储,又充当支付工具。当前趋势强化了前者,但也带来矿工手续费收入下降等挑战。2024年区块奖励减半后,全网手续费占比已不足15%。比特币核心开发者讨论称:"长期安全模型需要平衡hodler文化与链上经济活动。"
行业观察家认为,流通速度变化折射出比特币的成熟进程。当70%的供应量选择长期持有时,这更像黄金市场的特征而非货币体系。未来若速度回升,可能预示新一轮消费场景爆发;若持续低迷,则意味着数字黄金的定位终成共识。无论如何,比特币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资产类别规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