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四个月,以太坊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的逆袭。从1380美元到4360美元,216%的涨幅使其成为全球表现最亮眼的资产。但这场狂欢背后,市场结构正发生根本性转变——机构投资者取代散户成为本轮行情的主要推手。
最新数据显示,70家机构财库和以太坊ETF合计持有949万ETH,占流通量的7.85%。当价格突破4200美元时,持有超1万枚ETH的地址数量飙升至868,886个,创13个月新高。Glassnode链上数据证实,巨鲸动向与价格走势高度吻合。
Abraxas Capital在1600-1800美元抄底后,于2300美元过早对冲锁定利润,错失主升浪导致亏损1.4亿美元。BitMEX联合创始人更是在3500美元误判将跌破3000美元,最终被迫4200美元高位回补。这些案例印证了极端行情中保持定力的艰难。
部分分析将上涨简单归因于资金博弈,但加密资产的定价机制截然不同。Solana从7.8美元飙升至130美元后,网络效应才加速显现。类似案例在创新资产中普遍存在,如亚马逊2003年股价上涨194%时PE仍为负值。
当前以太坊行情是《GENIUS法案》监管框架和机构化战略双重驱动的首轮价值重估。谷歌搜索热度仅为历史峰值的40%,链上小额地址增速缓慢,表明散户尚未大规模进场。趋势惯性下,行情或仍处第二阶段,但操作上建议等待插针机会拉低建仓成本。
历史经验表明,当链上指标显著改善时,市场预期往往已被充分定价。对于踏空者而言,牛市中急跌才是最佳买点——这或许是以太坊投资者当前最需铭记的法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