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支付巨头VISA最新链上数据显示,稳定币在零售支付领域呈现显著的小额高频特征。根据VISA加密货币团队与Allium合作发布的稳定币分析报告,过去12个月中,单笔平均交易额仅为45美元,其中40%的稳定币交易属于250美元以下的零售规模支付。
报告采用VISA网络特有的45美元平均交易额作为基准,将0-250美元区间定义为零售规模支付。数据显示,这类交易虽仅占调整后稳定币总交易量的0.6%,却贡献了近40%的交易次数。这与传统信用卡消费模式高度吻合——小额消费如咖啡、转账等构成支付行为的主体。
在零售规模的稳定币转账中,USDT以80%的占比占据绝对优势。VISA链上数据主管Noah指出,这反映了USDT在新兴市场作为日常支付工具的现实:在拉丁美洲、东南亚等地区,USDT常被用于应对本地货币波动或跨境汇款。而USDC则在企业级支付场景表现更佳,占调整后交易量的35%。
不同稳定币的链上分布呈现明显差异:85%的USDT零售交易发生在BSC和Tron链,主要因其被Binance P2P等本地化平台集成;而USDC的76%零售交易集中在Solana、Polygon等以太坊二层网络,反映其在美国市场的接受度更高。这种分化印证了区块链支付基础设施的区域性特征。
VISA加密货币主管Cuy Sheffield强调,当前稳定币支付仍处早期阶段,但小额高频交易的结构性特征已与传统金融趋同。随着更多真实消费场景上链,45美元这个关键指标或将持续影响行业对Web3支付潜力的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