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5日,科技亿万富翁埃隆·马斯克在X平台宣布成立新政党"美国党"(America Party),直接挑战美国延续百年的两党制体系。这场由全球首富发起的政治实验,既是对现行体制的公开反叛,也是科技资本向传统权力发起的最大规模冲击。
2024年大选中,马斯克曾向特朗普阵营豪掷2.5亿美元,并出任新设立的"政府效率部"部长。但2025年中期,特朗普力推的"大美丽法案"成为关系破裂导火索。马斯克公开抨击该法案是"财政灾难",双方矛盾迅速升级至人身攻击,最终促使这位SpaceX创始人自立门户。
美国党官网公布的"八大支柱"政策框架,融合了硅谷思维与传统价值观:既主张平衡预算、削减开支,又大力倡导AI、太空技术投资;在社会议题上采取自由意志主义立场,反对政治正确与宗教保守主义双重桎梏。其深青色(Teal)标识刻意区别于传统红蓝两党,瞄准占选民58%的中间派群体。
马斯克手握三大独特资源:4000亿美元身家构成的"无限金钱"外挂、掌控X平台的舆论机器,以及在年轻群体中的科技偶像光环。但美国选举制度的法律迷宫、"杜瓦杰定律"的心理障碍,以及创始人自身的宪法限制(南非出生无法参选总统),构成三重难以逾越的防火墙。
政治学者预测美国党最可能成为"成功搅局者"——虽难获席位,但足以迫使共和党吸收其政策议程。乐观情况下或赢得1-2个关键选区席位,悲观结局则是重蹈历史覆辙,成为又一个昙花一现的第三党尝试。无论结果如何,这场由科技巨头主导的政治实验,都已为美国僵化的政党体系注入变量。
这场政治豪赌背后,折射出科技资本与传统权力的深层博弈。当硅谷的"颠覆逻辑"遭遇华盛顿的"规则铁幕",马斯克的"美国党"不仅测试着个人影响力的边界,更成为检验美国政治体系韧性的压力测试。其真正价值或许不在于选举胜负,而在于将政府效率、技术创新等长期被忽视的议题,强行推入主流政治议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