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作为亚洲虚拟资产交易枢纽,其合规化进程持续引发行业关注。2025年6月最新数据显示,香港已有11家机构成功获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,另有9家机构处于申请阶段。本文将详解牌照申请的核心条件、时间周期及费用结构,并附最新持牌机构名单。
根据香港证监会(SFC)要求,虚拟资产交易平台需同时申请三类牌照:SFC 1号牌(证券类交易)、7号牌(自动化交易系统)及VASP牌照(非证券类交易)。单项牌照审批需3-6个月,但因材料审查与技术现场检查的叠加影响,完整流程通常耗时6-12个月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4年6月1日过渡期结束后,未持牌平台已不得在香港运营,新申请者需严格把控时间节点。
牌照基础申请费用包括:SFC 1号牌与7号牌首次申请费各5,600港元,年费35,800港元;VASP牌照申请费8,000港元,年费12,800港元。但实际成本远高于此,企业需额外支付法律合规咨询、技术架构改造及客户资产托管方案等费用。业内人士估算,综合投入至少需数千万港元,其中高管资质审查(需3年以上行业经验)与资金保管方案(需通过持牌信托公司或保险覆盖)构成主要成本项。
目前获批的11家机构包括:OSL数字证券有限公司、HashKey Exchange等知名平台;已提交申请的9家机构中,OKX Hong Kong、Bybit Fintech Limited等国际交易所赫然在列。完整名单显示,传统金融机构与原生加密平台各占半数,反映出香港市场对多元主体的开放态度。
随着香港《数字资产宣言2.0》政策落地,预计将有更多机构加入牌照申请队列。分析人士指出,严格的合规要求虽抬高了运营门槛,但清晰的监管框架正持续吸引合规资本入场,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Web3枢纽的竞争力。